随着新一轮疫情的到来、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相信不少网友都有这样的疑问:需要在家里“囤药”吗?家中是否要常备新冠的对症药品?
对此,年12月4日,浙江一专家表示:盲目地“囤药”并不科学,而且也没有必要。每个人的体质都有所不同,该吃的药也应有所差异;即使得病,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如果乱吃药的话,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该专家还说:“如果身体不适,特别是发高烧,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了,一定要马上去发热门诊看病,把自己的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如实告诉医生,以利于早发现。”
从学理的层面来说,该专家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实际情况要比理论复杂得多。
有网友表达了其异议:“到时候人多了,医院还进得去吗?医院挤不进去啊!”“如果医生都感染了,还有谁给我看病?”“医院,又不能自己吃药,那该怎么办呀?”
还有网友则进行了发散思考,对网络言论和现实情况的差距感慨道:“网上几乎所有评论都支持放开,可就我所知的身边人却都在担心放开。网络世界已经让我感到害怕了!”
不得不承认,理论与实际往往都会有差距,而且可能是极大的差距。很多时候,说得都非常好,但真正做起来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上面的政策很好,但下面的人执行歪了。这是一种历史的讽刺。
由于理论与现实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就算人们明知“囤药”不科学,但仍会选择去那么做,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的确不能责备那些“囤药”的人。
各位读者有没有在家里“囤药”?又如何看待上述专家的说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