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5日,浙江90岁老奶奶陈金英将最后一笔欠款7万余元还给了侄子陈其德,这是她所欠下的所有债务中的最后一笔。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她每天起早贪黑,奔波于各大集市的路口摆地摊,只为了将自己欠下的巨额债务一一还清。
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尽管耗时十载,万元欠款还是被她全部偿还完了。
她都经历了什么,为何90岁了还欠下这么一大笔巨额的债务?她又是如何用十年时间还清的呢?
一、52岁高龄紧抓青春不放手,坚持创业
陈金英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祖父跟父亲都是从事医疗工作。
在这个家庭长大的她,从小耳目渲染,对于医术知识了解甚多,并且她在这一方面也很有兴趣,没有丝毫意外地继承下了祖辈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医者,悬壶济世。
医院内任职期限长达30余年,于年正式退休。
52岁的她将前半生献给了医疗工作,退休后早已儿孙皆有,按照常理来说是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了,然而习惯了整天忙碌的她,突然一闲下来就感觉憋得慌,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她不想自己往后的余生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她想要更加精彩的人生。
跟丈夫商议之后,她决心踏上创业之路,然而她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只有老伴儿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她。儿女的担忧不无道理,想让他们老两口踏踏实实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不为生活劳累所奔波。
但陈金英非常坚定自己的想法,尽管儿女不赞同,她也要如此,她不想自己的后半生都依赖子女,她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这个过程无疑是她最想拥有的。
怀着创业的心思,她只身前去了上海,本打算在当地研发售卖一种可治疗疲乏带药包的中老年背心,毕竟她从事医疗工作几十年,对于这方面可以说是行家。
然而经过了解,这种跟医疗药品相挂钩的行业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资质才能合法的研发与售卖,这也使得她的原本打算落了空。
但此行她走访了很多家生产衣服的厂商,从中了解到了不少服装的生产原理。这也使得她对目前的服装行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经过分析,她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目前的服装市场针对中老年版块的生产商很少,大多数厂家都是围绕年轻人来生产的,这出现的空白地带无疑将会在未来成为一块香饽饽。
也正是在此时,她才算是彻底知道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本就是属于中老年人的她,更能体会那些潜在客户的需求,这类人注重品质,以及穿上身的舒适程度,对于款式的要求很低。
那些太过花哨的反而不会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她早已拿定主意,自己就着重抓中老年羽绒服,追求质感与舒适度。
没有过多停留,她立即返回了老家丽水,拿出了这些年家中所攒下的全部积蓄多元,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作坊,并聘请了十几名工人,共同研发生产中老年人的衣服。
在此期间,她奔波于各大商场,推销自己的羽绒服,揽下了不少订单,有时候还与工人推着车去各个集市上亲自售卖,起初的创业阶段可以说是一番风顺,仅仅两年时间就让她赚了不少钱。
她又将这些赚来的钱再次投入到了生产中去,把原本的小作坊建立成了小厂房,工人也随之不断增加,从十几号人发展到了来号人。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陈金英的服装厂生意一直都持续红火,一年最高的销售额达到了上千万元,除去各方面的开支与成本外,净利润差不多在万左右。
谁能想到步入老年的陈金英还能在事业上成就如此功绩,她的子女们更是觉得汗颜,对于曾经反对的言语都有些懊悔。
二、辉煌落幕
4年,已经73岁的陈金英身家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在当时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于服装界都是一个传奇。
国内的订单层出不穷,而她已经将眼光放在了国外,打算将出口外贸的生意也纳入旗下。
然而她的厂房太小,工人也不多,生产能力自然也就无法满足订单需求。
于是她果断地向银行贷款,并且还向民间的亲朋好友进行了借贷,本就处于事业巅峰的她,发出的借款请求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纷纷伸出援手。
同年3月份,陈金英以万元拍下了丽水水阁开发区的一块地皮,用于新建厂房。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建造,在第二年就完成了建设,所有的员工全都搬进了新厂,并且大量招收了工人,从原来的近百人,变成了近千人。
整个厂房的面积差不多平方米,两栋楼各四层。比以前的小厂房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一年,整个服装厂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完成的业绩也是相当的惊人,创下了新高。
5年年底,除夕夜的这天,陈金英与家人还有留守的员工一起在厂区举办了庆功宴,她的成功也让子女们喜笑颜开,她将自己的股份划分了一些给儿子和女儿,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上有更多的保障。
这一天无疑是这个家庭最幸福和谐的一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么偌大的事业会有彻底颠覆的那一天。
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总会经历各种大起大落的起伏。陈金英所开办的服装厂一直以来都顺风顺水,基本没有遭受过挫折。
但好景不长,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影响了各行各业,以生产售卖服装发家的陈金英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服装行业的生产商们都是按照往年的销售惯例进行大量备货,突如其来的市场冷淡反应,可以说是给他们来了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的畅销款式无人问津,大量货品积压,发出去的货品款项也得不到第一时间流回,不少生产厂家因为资金链条断裂,以至于倒闭。
而陈金英情况还算较好,首次的危机被她挺了过来,但第二年将去年的陈货拿出来正价发售显然行不通,只能低价全部处理掉,如此只能以巨额亏损结局。
但也没办法,服装行业就是如此,当年生产的衣服要是没卖完,等到第二年就不值钱了。
舍不得处理,不仅占库存而且越放越不值钱,还可能因为长时间存放受潮等情况变得一文不值,所以越早处理掉越好。
为了减少压货的情况出现,陈金英往后的几年时间基本都没有大量备货,都是根据订单来生产的,可市场趋势不稳定,很多中间商订购去的货品不好卖就会大量退回来,可以说当时的生意十分难做,只有爆款才能赚到钱。
直到年,陈金英的服装厂经历了金融风暴依然挺立,但每年的亏损都极为严重,作为投资商与各大股东在心里早已不平静,生怕最后落得个血本无归。
于是撤资的撤资,退股的退股。整个公司犹如一盘散沙,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早以有所预料的陈金英也让儿女们抛掉了手中的股份,让他们不被牵扯其中,这个锅她打算自己来背。
三、欠下巨额债务
在服装行业打拼几十年,墨守成规的商业模式最终成为了倒闭的导火索,在这个行业内,虽说经历了波折,但还是有不少厂家挺了过来,并且运营的很好。
他们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勇于创新,牢牢抓住了当今社会人的喜好。而陈金英还是按照以往的思路生产中老年人的款式服装,她不知道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老年人也慢慢地接受了时尚,眼光已经不再局限,喜好也产生了改变。
由于股东退股,投资者撤资。整个公司直接就崩盘了,资金链出现了重大缺口,然而陈金英却已经无力挽救了。
经过换算,目前的负债额度高达万元,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公司申请破产,可以免除大部分债务,但从此之后就不能再做服装生意,从事生产方面的事情。
二、勇于承担这笔巨额债务,维护自己的名声,使得后半生能够挺起胸膛做人。
这两个选项在大部份然眼中都特别好做出选择,毫无疑问都会选择前者。
然而80岁的陈金英却犹豫了很久,一时半会儿都下不定决心。很多人都劝她申请破产吧,毕竟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就算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能力了,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可陈金英不愿意这样做,她是个生意人,她明白一个老赖多么让人看不起,她很讨要这类人,更不想成为那样的存在,自己堂堂正正了一辈子,不能在最后的一段路途让他人看不起,一定要给自己的人生旅途画上完美的句号。
于是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尽管家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可她依然坚持,就像曾经退休时自己打算做生意时的那样,她有自己坚持的道理。
于是从那以后,她就正式踏上了还债的漫长道路。
在生意达到了高峰期的时候,她曾经买下了两处房产,如今的她没有丝毫犹豫地将其卖掉了,并且还将厂房托人低价售出,
一共换来了万,全部还给了银行。
如此她的所有债务就只剩下了万,这些都是借的亲朋好友的钱,一听说她破产了,大家都接踵而至,上门前来索要。
陈金英只能低声下气地给大家作出承诺:
“各位亲友们,欠你们的钱我不会忘记,所有的账目都被我一一记下,会慢慢给大家还上,你们放心,我绝不会赖账。
如果我有生之年没能还清,我的孙子也会帮我还上的。”
因此大家这才一一散去,但很多人都是抱怨,他们认为这只是托词而已,真要等到还清,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抱希望了。
其中很多人都想找她的儿女要,但都被她坚决地反驳了:“钱是我欠下的,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偿还,跟他们没有丝毫关系,你们别去骚扰他们,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去了你们也是白去。”
四、艰辛的还债之路
剩余的欠款不是个小数目,想要短时间筹到难比登天。还好当时仓库余留下了2万多件羽绒服,如果把这批货物全部卖掉,还清欠款将不再是难事。
甚至她想的话,直接就可以联系收处理货的人,低价一次性出手,但价格对方肯定是给不起的,充其量能卖个几十万元,距离多万的债务差距太大,所以如今的她最好的选择是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每一件能卖几百块。
但速度无疑是最慢的,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如此了。
为了在集市上有一个好的摊位,她早上5点就起床了,与老伴拎着大包小包往集市里赶,然后天黑才回来。
无论天寒地冻,她都如此,卖衣服来的钱她都慢慢攒着,等差不多能还一个人的时候,她就会主动联系对方,将所有借款一次性还上。
她把债主以及金额都写在了一张红纸上,每还完一个她就会划掉一个。
有老伴儿的陪伴她一点都不觉得孤单,相反干劲十足。
她老伴常常念叨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各地旅游一圈,因为这事情,使得想法成了空,她也承诺说等咱们把债务还清就出去旅游,四处看看。然而直到最后依然没能实现。
又陪伴了她一段时间后,她的爱人离世了,那句想出去旅游的话语成为了她一生的遗憾。
陈金英在悲伤中沉浸了几天后,又重新收拾心情,开始了她的还款生涯。
她改变思路用卖来的钱,开设了服装店,把各种羽绒服拿到店里出售,请人看管。
自己还是奔波于各大集市上摆地摊,效率增加了很多。但老款式毕竟卖不出好的价格,于是她又重操旧业,招募了一些员工赶制一些新款式,搭配在一起卖。
每次外出进原材料,她吃住都在车上,或者住地下室。那些高档的旅馆她是想都不敢想,唯一的执念就是能省一分是一分,那样才能早日还清债务。
每次临近过年的时候,就是她最难熬的时候。
许多人在得知她有还款的趋势时,都想成为优先的对象,特别是要过年的时候,登门的债主可以说是络绎不绝,有些人脾气好,三言两语就能打发。
可有些人,脾气火爆的当场就爆粗口。这种事情她经历了不少,那一年除夕夜要不是把孙子给她的0元红包拿给对方,对方可能都还不会善罢甘休。
随着这位80多岁的老人为了还款的事情没日没夜奔波的时候,很快就被好心人给宣扬了出去。曾经客流量一般般的店铺也迎来了火爆的场景,登门的顾客一个接一个。
都不用人去刻意介绍,看重就直接买下。此时这些顾客对于衣服的质地款式都不那么看重了,他们看重的是老人的这种心态,非常的励志。
后来,网红主播也加入到了其中,专程来她的店铺给她在网络上打开销路,当然质量也是没得说,几百上千的羽绒服她只卖元,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那一年的销售额直接创下了一个新高度,因此她又还上了不少人的欠款。
年,陈金英已经高龄89岁了,幸运降临在了他们家,曾经的老房子迎来了拆迁,分到了两套房子与一部分拆迁款。
她直接将房子划给了孙子,将拆迁款用作了还债。那时候她所欠的债务已然不多了,只剩下了30万左右。
又经过了1年多的时间打拼,终于在年2月5日这天还清了所有债务。
她的事迹一时间被社会广为流传,还被评为了“全国十大守信的人物”,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还债的这十年间,她更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灾区与贫困家庭捐钱捐物,累计金额万元。
陈金英老人的事迹非常励志,值得很多人学习,万元外债,硬是被她在10年时间成功还清。她成功地站在了道德的正立面,积极面对巨额债务,坚决不赖分毫,同时还热衷于公益事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典型有担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