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上涨的维生素价格究竟会如何助推相关概念股的业绩呢?
作者
筠筠
来源
格隆汇APP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4月17日,维生素概念股集体上涨的走势引人注意:截止发稿,华北制药、花园生物冲击涨停,广济药业涨大涨6.39%,金达威涨超5%,兄弟科技涨超3%,圣达生物、亿帆医药等概念股纷纷跟涨。
(行情来源:同花顺)
不得不说的是,维生素概念股此次掀起上涨热潮主要是得益于“年初以来,维生素多品种价格暴涨”这一消息刺激。
据卓创数据显示,4月15日,维生素A市场报价-元/公斤,较年初上涨元/公斤,最大涨幅达77%;维生素E市场报价78-90元/公斤,较年初上涨30元/公斤,最大涨幅达63%;维生素C市场报价32-38元/公斤,较年初上涨11元/公斤,最大涨幅逾50%。
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是维生素D3,市场报价为-元/公斤,较年初上涨元/公斤,涨幅最高达%。
与此同时,维生素价格开启暴走模式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好奇——不断上涨的维生素价格究竟会如何助推相关概念股的业绩呢?
1
两大因素支撑维生素暴走
据悉,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维生素的生产技术壁垒较高,工艺技术复杂,重污染,因此我国的维生素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被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不过,现如今,我国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维生素生产国。
据相关研报数据显示,年,我国维生素产量约34.9万吨,同比增长4.4%,占全球产量的77.0%。其中,出口28.6万吨,占比70%以上。维生素产值36.7亿美元,同比下降18.5%。在全球维生素行业中,则主要呈现帝斯曼、巴斯夫、中国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原料药的主力品种,维生素主要应用领域有饲料添加剂、医药及化妆品、食品饮料,其中饲料添加剂占比高达48%。除VC、VB12、VB1等品种外,大部分维生素在饲领域应用超过60%,而在整体饲料消费量中猪饲料占比最高达42%。
(图片来源:平安证券)
由此,综合上述应用领域来看,不难发现,维生素这轮价格上涨热潮主要受以下两大因素影响:
一方面,维生素价格上涨原因主要是受供需关系的变化所致。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多个国家防疫措施不断升级,多地开始限制出行,部分行业工厂开始停产,在这其中,也包括了分别位于德国和荷兰的维生素巨头巴斯夫和帝斯曼。由此可见,在海外供应紧张的预期下,维生素价格或存在生产受限问题,或推动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具体到细分品种上,维生素D3价格涨幅最大的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生产VD3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明胶主要来自美国、印度、俄罗斯等海外地区,受海外疫情影响,国内明胶供应紧缺,致使VD3生产受限。此外,生产方面,由于维生素D3和维生素A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喷粉装置存在共用,而今年2月份以来维生素A价格率先上涨促使该品种抢占了VD3的产能,从而造成VD3供应进一步紧缺。
由此可知,在供需紧张的强力刺激下,维生素相关品类再一次“C位出道”成为疫情时期的“珍品良药”,从而也迎来了一波上涨热潮。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这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市场对于维生素需求的热度。
除此之外,我国的生猪产能也处于持续恢复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显示,一季度末,生猪存栏万头,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长3.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万头,增长9.8%。生猪基础产能逐步恢复之际,猪饲料产销量回升,这也意味着包括维生素在内的猪饲料添加剂需求逐步回暖。
要知道,维生素的下游主要是饲料,由于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本身存在刚性,且饲料对于禽类而言也如同“必选消费品”一般,其需求在具备刚性的同时还具备持续性,因而在当下疫情影响下,维生素需求端的刚性和持续性以及供给端紧缺因素叠加,造成了维生素价格的持续上涨。
2
相关概念股一季度业绩表现如何?
显然,维生素这一轮价格的上涨将会对相关公司产生一些确定性的利好,比如提振一季度业绩。其中,有行业人士表示,整体看,未来维生素价格仍然取决于全球疫情的发展态势,短期价格仍有上行空间,预计年内会维持供求偏紧局面,维生素原料生产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盈利将大幅增加。
其中,第一季度业绩增长最为亮眼的当属新和成了。
据一季度预告显示,新和成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68亿元-9.7亿元,同比增长70%-90%。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VA、VE、生物素等产品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新和成财报)
此外,4月15日兄弟科技发布的一季度预告就显示了该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大增的事实了。据财报显示,兄弟科技预计一季度净利为万元-万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万元。其中,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在于相关维生素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公司产品毛利率得到提升。
而除了新和成、兄弟科技一季度预计大增之外,金达威也发布财报表示,预计公司今年1-3月份净利润区间为1.7亿元至2.36亿元,同比增长30%至80%。报告期内,公司维生素及辅酶Q10原料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对于维生素概念股一季度预计大增的现象,不少券商也表示了积极看好的建议。其中,西南证券评价新和成表示,该公司维生素量价齐升,导致公司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而考虑到海外疫情提高了全球维生素供应的不确定性,且下游需求相对刚性,维生素涨价逻辑将持续兑现,期待二季度业绩再上新台阶。
此外,有行业人士还表示,现全球维生素供需出现失衡,饲料、养殖、医药等对维生素的需求总量并未减少,再加上全球疫情不断恶化,需求提前和集中释放,因此可认为短期维生素价格在疫情尚未好转之时将大概率继续上涨,即使价格不上涨,需求也会大概率出现增长。
因此结合相关券商给出的研报,诸如新和成、浙江医药、金达威、兄弟科技等头部企业或可以给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