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公司简介
基本信息
成立情况
公司产品
公司园区
公司文化

别太乐观浙江医药虽赢,美国对中国生物

8月14日,中美贸易战领域终于迎来一则利好消息:浙江医药在美抗辩成功,中国原料药等同获关税豁免。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至少生产原料药的中国药企可以缓舒一口气了,他们是中美贸易战的幸运儿。不过,就在媒体们都欢呼雀跃,并认为浙江医药抗辩成功,可以为其他行业或者企业提供借鉴意义时,《药闻社》(ID:yaownsh)社长背后是突然发凉的,这场由美方来势汹汹发起的贸易战,在具体执行环节时,却能够综合权衡多方利弊,且在充分进行沟通之后,能够放弃对这个本来就不会对美国同行业构成竞争威胁的领域征收关税,这也充分说明了由美方挑起的这场贸易战,是思虑良久,且在不损害或者尽可能低的损害自己利益前提下开展的,这种务实的态度更加让人害怕。

相比之下,国内很多人起初对美方开打贸易战并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当特朗普开始宣称对中国钢铝征收25%及10%的关税时候,国人还在笑骂:特朗普,你这个炮嘴!

当贸易战正式开动,愈演愈烈的时候,中兴跌宕起伏的遭遇让整个中国唏嘘不已。

当一个月前,一艘美国大豆船“飞马蜂”号为避免关税而在海上狂奔的时候,我们嘲笑它的狼狈,一种报复的快感油然而生。然而,事情到最后却来了个反转:万美元的关税,竟由买家中储粮支付!

由于投资、出口、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且出口长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高的权重。因此我们对出口,尤其是对美出口的依赖性,要高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性。由此看来,无论是美国关税,还是中国关税,最终很有可能由中国支付。

所以这次浙江医药抗辩成功,与其说是给美国人省了十几亿美元的成本,不如说就是给中国原料药企业减少了十几亿美元的损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浙江医药的确是居功至伟。

原料药产业不在美国打击范围之列

不过浙江医药及整个原料药行业获得关税豁免,国人也真的不能太乐观。原料药行业的征税幸免,并不能动摇美国企图阻击“中国制造”的决心。

今年4月初,美国公布总额亿美金的商品加征清单。清单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多个行业,并对列入清单产品予以加征25%的关税。贸易清单中出现共约百余项医药行业相关产品,主要为原料药、生物制品及相关医疗器械等。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美国加征亿美元中国商品25%税收之后,最近又准备再加征从中国进口的亿美元商品10%的关税。

绍兴商务消息,美国发布针对中国亿美元进口商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后,浙江医药发现精细化工原料药和制剂几乎全包括在清单内,随后立刻组织力量参加美国听证会。通过公众评议程序,终于成功将其出口产品排除在了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外。由于浙江医药的抗辩,全中国的精细化工、原料药和制剂出口企业产品全部得到了关税豁免。8月13日浙江医药午后大幅拉升,涨6.25%。

不过,虽然浙江医药抗辩成功是其据理力争的结果。然而真正的原因恐怕是,美国原本也没有打算针对比较初级的原料药领域征收关税。因此浙江医药及其所在的原料药行业最终被关税豁免,根本不会对美国相关产业构成竞争威胁,原料药行业附加值低,知识产权含量低,本来就不在美国贸易战的打击范围之列。而这个原因,早在一个月前美方的一则宣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豁免措施。

美国时间7月6日下午3点,也就是在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后15小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告,将向对华征税产品启动个别豁免的申请程序。该宣布同时表示:

公众可以在90天内申请为某个关税项目下的特定产品申请关税豁免,其他人可以在14天内对有关申请提出意见,申请人再有7天时间对有关意见做出回应。有关豁免申请获得批准后,豁免措施将从年7月6日起具有一年的有效期。

该宣告再次重申了美国发起征税的对象,就是受益于包括“中国制造”在内的中国工业政策的产品;文中说明,要根据“该产品是否对中国的相关工业计划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中国制造’”来决定是否给予“豁免”;文末再次强调,之所以发起对华关税打击,就是因为中国出台的政策致力于在高新技术领域获得经济领导权,例如“中国制造”。原文是:

ThspolicisbolstrChina’sstatdintntionofsizingconomicladrshipinadvancdtchnologyasstforthinitsindustrialplans,suchas“MadinChina.”。

另一方面,在医药行业中美之间巨大的差距,使得美国对于中国最为基础的医药制药业不屑一顾。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按行业比较来看,中美最大的差距是在医药行业——美国医药投入占其GDP的17.1%,中国则无法承受此一成本。

中国处在医药产业链的底端

中美医药行业差距还表现在中国本身对美国药品的进口规模很大。据海关统计年进口美国药品金额.97亿,年1-6月金额是.78亿。

在年,中国医药进口仍然呈两位数增长,进口额高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4%,其中,位居中国进口医药产品之首的西成药进口额.57亿美元,增幅21.66%;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进口.31亿美元,同比增长9.60%。随着“优先审评”制度在国内正式落地,进口药物开始扎堆进入中国市场。

而出口方面,我国则以原料药和初级制剂为主,且出口规模远远小于进口规模。

原料药方面,年,我国原料药共出口到个国家和地区,印度为我国最大的原料药出口目的地,全年输入我国原料药货值4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52%,并表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美国保持在第二的席位,全年进口我国原料药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84%,是前十强中的最高增长率。

制剂方面,年,我国制剂出口金额达34.56亿美元,同比增长8.32%。从地区来看,国际市场增长点正在发生变化,非洲、亚洲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至54.3%,美国、欧盟的比重从15.87%上升至28.9%,其中出口美国的金额约为12亿美元。

年,我国企业共在美获批34个ANDA(新药申请)文号,创历史新高,无论是华海药业、人福、海正等以国际化见长的制药企业,还是恒瑞、石药、齐鲁等近期发展迅猛的企业,都在进入美国市场时争先恐后积累ANDA文号,而一些以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为主导的企业也开始将目光瞄向美国市场,华仁药业、世桥生物、瑞阳制药、步长药业也都有所突破,实现首个ANDA在美获批。

综合来看,我国年原料药和制剂出口美国金额达51.2亿美元,以25%的关税计算,相关于12.8亿美元的关税费用。可以说,在浙江医药抗辩胜利之后,中国医药行业的原料药及制剂行业,成为首个在贸易战硝烟中在细分领域里全身而退的行业,原料药和制剂被排除在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外,将为行业省下十几亿美元的关税成本,然而这对美国医药行业来说确实无足轻重。

美国真正害怕的是生物药业的同等竞争

不过这些年,中国在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力,则突然对美国构成了不对称竞争,美国真正惧怕的是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超过他们,所以生物制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行业则成为美过贸易战的重点打击对象。

在对美出口前10名企业中,9个为我国本土企业,华海药业、南通联亚药业、人福药业、齐鲁制药、石药集团等出口增幅都在20%以上。齐鲁制药9个产品实现对美出口,出口额突破万美元,石药年8个ANDA文号获批,对美出口额超过万美元,同比增长90%以上。此外,江苏豪森、北京赛科、山东新华等虽然出口额不大,但年对美出口也有一定突破。

如前文所述,对于美国来说,真正害怕的是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以及创新药企业的不对称竞争优势。此前长期以来都是欧美国家的药企在这一领域占据霸主地位,如今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凭借大量的人才培养,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缩小了这一差距。

年是恒瑞医药制剂产品国际化的丰收年,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三大产品的ANDA获得批准在美国上市,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获得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以及德国联邦药物与医疗器械所批准在英国和德国上市,吸入用地氟烷获得英国、德国及荷兰药监局签发的书面通知批准上市。

此外,年1月8日,恒瑞医药与美国TGThraputics公司达成许可协议,恒瑞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TK抑制剂SHR和SHR(美国代号分别为TG-和TG-)有偿许可给美国TG公司。这是继1月4日后,恒瑞医药今年第二个与外国企业之间的有偿许可项目。而早在年,恒瑞医药已收到协议首付款加里程碑款总额达到7.95亿美元。

不仅仅是恒瑞医药,中国的另一家创新药公司百济神州,一款用于治疗实体肿瘤的在研药PD-1抑制剂BGB-A,前后总共将获得美国新基(Clgn)公司支付的13.93亿美元的收购金额。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与美国生物制药企业在美国市场同台竞争,恐怕这才是美国对中国医药行业最为提防的领域。

虽然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目前合作敏感度不算高,但中国制药企业并购美国大型药企的可能性也将缩小。而且中国从美国引进生物制药人才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加。

中国需要更多熟悉美方规则体系的人才

浙江医药抗辩成功最大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其给行业争取了关税豁免权,也不在于其为国人挣足了面子,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各行各业了解美方的贸易规则体系是多么的重要,而这类知己知彼的关键性人才培养,才是这次浙江医药康斌成功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

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待中国供货商品颇具务实性,对于中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供货源,若硬性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最终将不利于美国国内生产发展需求。此次,浙江医药在整个听证会上,重点证明浙江医药生产的复方蒿甲醚和万古霉素两种药剂,是具不可替代性的。

如果美国通过加征关税打击中国产品,就只能从第二大来源国印度进口,而事实上印度厂家已被中国收购且原料都在中国采购。所以,关税并不单单惩罚中国,而美国药企同样遭受打击。

赵俊兴熟悉美国听证会的流程和特点,在阐述中独辟蹊径,没有强调最明显的东西,而是强调背后受伤害群体——万一关税造成药品短缺会伤害到最弱势人群。医院抗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四月,美国根据“条款”调查结果,对中国亿商品实施加征惩罚性关税。所谓“条款”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具体来说,它包括了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以及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

针对美国对华征税的根源,医院李春波董事长表示,浙江医药万古霉素未侵犯知识产权,未低价倾销,不享受政府补贴,产品按规范的cGMP生产,拥有完全自主产权,这和美国要打击的对象并不相符。

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颇具借鉴意义,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应该积极抗辩或者应诉,挺起腰杆为企业争取正当合法的权益。

同时,浙江医药抗辩的胜利的借鉴性意义还在于对美国听证会流程与特点的充分熟知,善于运用美式逻辑和思维方式等。

开弓没有回头箭,美国已经选择了对华经济开展精准打击,其瞄准的必然是中国欲迎头追赶的领域,其使出浑身解数也想把中国的产业链分工压制在初级加工业,以及产业链的末端。以生物制药领域为例,未来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可能需要纯粹自力更生,再也没有捷径可循。不过得益于十几年前中国教育领域大力培养生物科技人才,给中国造就了一大批生物研究人员,这使得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能够与美国一较高下。

在芯片领域,中国已经失去了追赶的黄金时代。而生物制药领域,中国已经能够与美国掰掰手腕,所以美国对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关税打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想完全将中国业已发展起来的生物制药产业扼杀,恐怕有些异想天开。但另一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中生物科技人才多集中于跨国药企,即便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可以将这些人才重金请回国内,但是美方很有可能会以知识产权以及企业高度机密为由,对中国生物研究人员实施百般阻挠,甚至直接以美国法律限制其人生自由(此前就有过多起案例),所以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在人才的跨国流动方面,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谨防美国以此为借口进行打击。

粉丝福利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评价?

请在留言区回复。

小编会在精选留言点赞数前十名的读者中抽取三位,送去我们精心准备价值99元的实用礼品。

中奖名单将在8月17日公布,期待您的参与!

(福利面向药闻社全部粉丝,现在开始







































斑鸠菊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inhuac.com/gscp/283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