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券商中国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今日两市小幅低开,受利好消息刺激,青蒿素概念股爆发,生物、医药、制药涨幅居前,昆药集团、誉衡药业封板,复星医药、中新药业、华润双鹤、浙江医药、新和成、康恩贝跟涨。
深入研究抗疟机理攻坚“青蒿素抗药性”难题
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然而,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世卫组织和东南亚国家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青蒿素药物”联合“其他抗疟配方药”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屠呦呦认为,要想破解“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就必须搞清楚青蒿素的作用机理。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说,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出现“失效”。
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
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
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一期临床试验结果谨慎乐观
记者了解到,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的同时,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根据屠呦呦团队前期临床观察,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佩德罗·阿隆索肯定了这种可能,同时他也认为,必须进一步根据国际标准,经周密设计和严格实施的临床试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显示,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负责单位开展临床试验。
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有望首次纳入《牛津医学教科书》
记者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由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等专家撰写的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有望首次纳入即将再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牛津医学教科书(第六版)》。业界认为,这将成为中医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实践成果。
这些股票或因此受益
屠呦呦的新突破仍与青蒿素有关,则青蒿素概念股或因此受益。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时候,这些股票就有反应。据当时总结的资料显示,以下公司与青蒿素有关: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桂林南药青蒿琥酯于年正式通过WHO-PQ认证,在WHO建议的5个复方中有3个包含青蒿琥酯,创新药品Artesun(注射用青蒿琥酯)为全球首创,已经成为WHO强烈推荐的重症疟疾治疗首选用药。年,复星青蒿琥酯类药物销售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
昆药集团:昆药为诺华蒿甲醚原料的供应商,并且拥有蒿甲醚针剂的生产批文,年9月29日昆药完成对华方科泰的收购后获得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等青蒿素类产品。目前昆药蒿甲醚针剂及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科泰复)都正在申请WHO-PQ认证。年底,昆药集团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基金会”)签署了“昆药集团科泰复(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世卫预认证合作”协议。
浙江医药:诺华Coartem(蒿甲醚+本芴醇)的组分本芴醇的供应商,有蒿甲醚原料批文。
新和成:具有青蒿琥酯制剂和原料、双氢青蒿素制剂批文。
华润双鹤:具有双氢青蒿素制剂批文。
白云山:有青蒿素批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