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玩具网战略合作品牌展示——
编者按中美贸易摩擦仍在进行时,美国亿美元关税清单公开意见征集已结束,特朗普表示近期将宣布加征关税,并称又盯上了另外亿美元中国商品。如若威胁成真,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大棒落下之时,中国所有对美出口企业都“难逃一劫”。在国家层面谈判受诸多因素影响短期难以明朗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应该如何评估现实,积极应对?压力之下,是否真的“走为上策”?且听我们一一剖析。(董黎明)
(网络图片)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中美外贸企业都忧心忡忡。亲身参与美国听证会的中方代表认为,中资企业不应放弃任何表达立场的机会,而在抗辩方式上,“斗争经验”更为丰富的美方代表,或能为中方代表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
30多年来,美国人柯利顺(DanKrassnstin)跑遍了台北、雅加达、巴拿马城、墨西哥城和上海,是全球供应链变迁的见证者之一。
过去10年来,柯利顺为ProconPacific工作,是该公司的亚太区营运总监。作为美国最大的中国造集装袋进口商,ProconPacific总部位于芝加哥,在中国从事集装袋的采购、分销以及研发等工作,并有自己的加工生产车间。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挥舞关税大棒时,长期生活在中国并从事中美贸易的柯利顺不免忧心忡忡。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是自由和公平贸易的支持者,只有产品只在全球最有效率的地方生产时,消费者才会最受益。”
在“美国优先”的旗号下,特朗普把美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归咎于全球化,并试图利用关税促使产能回流美国。对此柯利顺坚持认为,中国拥有供应链上的优势,那些认为制造业和新型工作会因为关税回流美国的人搞错了。将生产转回美国的趋势已经出现,但带回去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动化生产。
与此同时,接受采访的部分中国外贸从业人员也有所担心,如果美国进口商客户取消订单,或转向东南亚等地的供应商,将令早已因成本上升面临压力的中国企业雪上加霜。
然而,来自中美双方企业的普遍抗议,并没有动摇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特朗普上周表示,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将在近期实施,并计划对另外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对于美方考虑“将对几乎全部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最新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9月10日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对华采取任何新的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中方有关部门及企业已在积极筹划应对,而美国在华商会及部分美资机构也在积极举办研讨会,就在华美资企业的前途命运展开讨论。面对关税及关税报复,受牵连的中资和美资企业,突然发现双方的立场同样尴尬,正如中方早已指出的:贸易战没有赢家。
对于中国的外贸企业,法律界和学界人士的建议是,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参与听证会表达立场,另一方面应做好汇率风险对冲以及转型升级措施,减小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而在宏观面上,也无需过度悲观,正如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日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影响不会太显著,中方可以做出迅速改变,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实际上我认为中国的动作可以很快。”
听证会是维护出口利益的机会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位在广东某玩具企业有近20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表示,玩具行业越来越不好做。近两年来,工厂产量持续下滑,加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裁员是常有的事情。这家工厂出口美国的玩具占比高达约60%,若玩具被列入美国关税清单,将会增加中国制造玩具的产品进口价。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下,美国总部可能会考虑将部分订单分给东南亚的工厂,这样一来,广东工厂的订单就会减少,他还担心,自己现在年纪已经大了,工作并不好找。
同样,小罗在国内灯饰照明出口集中地中山有近5年的外贸业务员经历,她丈夫现在是一家灯饰企业的设计师。对记者谈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时,小罗表示,灯饰行业本来毛利就不高,近年来更是持续下滑,“很难承受25%的关税”。事实上,如果美国进口商客户不愿意承担成本,这类企业的压力会很大,轻则订单减少以致裁员,重则面临关门风险,因为“对于美国进口商来说,极有可能转到印度等周边国家寻找替代产品。”
上述案例反映出部分外贸企业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心中的忧虑之情。接受记者采访的法律专家认为,企业与其坐等待关税到来,不如化被动为主动,积极采取应对行动。即使不能争取关税豁免,也要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而这也是不少美方企业正积极奔走的事情。
其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敲定关税清单前举行的听证会,也许就是一个不应错过、争取关税豁免的程序性机会。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易波曾三次以法学学者身份参与听证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贸易救济团队则为中国国际商会提供法律支持,参与了两次听证会。为了还原听证会的部分细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蔡开明向记者回忆称,听证会现场整体气氛紧张。由于清单三涉及的征税金额高达亿美元,申请并获准参加听证会的各界代表高达多人,以致原计划召开4天的听证会,最终被延长到了6天。
“即便如此,每天也要安排64位左右的代表发言。这些代表每天被分为8个发言组,不光每人的发言时间被严格限制在5分钟,每个发言组之间间隔也不超过5分钟,甚至每天的午休时间都只有30分钟。”蔡开明说。
“工作人员把听证会发言代表的名字和其代表的机构念出来后,计时器就开始工作。计时器是一个红黄绿三色灯,从0到4分钟是绿灯,4到5分钟是黄灯,5分钟以后就变成闪烁的红灯。一旦变成闪烁的红灯以后,主持人会告诉你必须马上结束,如果继续说,他就会强行打断。”易波说。
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来自美方和中方的各界代表争分夺秒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其中逾9成参会代表反对加征关税的举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说,美方企业提出的反对理由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一是涉案企业的知识产权并未受到来自中国的不公正待遇;二是涉案企业的产品并不属于中国产业政策(尤其是“中国制造”)的扶持范围;三是只有中国产品可以在产量和品质上满足美国市场;四是中国的产业链对涉案产品的生产有完备配套,向其他国家转移产能的成本过高。
而少数赞同关税的企业,主要认为“中国的产品在美国销售的价格过低,使得美国本土产业无法竞争,从而对其造成了损害。同时它们也认为美国本土产业的产能,有能力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郑诚说。
截至当地时间9月5日,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听证会后的公众意见征询期已结束。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长期化,类似的听证会以后可能会陆续有来。
“听证会是维护中国出口利益的程序机会。”亲自参与了听证会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企业、商协会和律师团队在调查和听证程序中的最核心作用是,在美国现行的实体和程序规则中,寻找可能减少中国行业和企业因被征税而遭受损失的可行路径,比如USTR的北京中科医院北京中科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