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的重磅会议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特别国债,我们简单解读一下。这次特别国债的用途,大概率是为了对冲疫情造成的经济停滞和外需减少,完成决胜小康之年的GDP增长,专项用于扩大内需,至于大家最关心的,特别国债对A股的影响,以史为鉴,前两次股市确实都涨了,但情况各有不同。
(1)年宣布发行特别国债后的第二天(8月19日),上证综指由点上涨到点,日涨幅为5.1%,上涨行情持续了6个交易日,直至8月25日的点,共涨了9.3%。
(2)年6月18日财政部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的当天,上证综指从点上升至点,日涨幅为2.9%,随后股市有所下调,直到7月5日(点)重启上升行情,最高达点(10月16日)。
(3)这即将开始的第三次特别国债,跟前两次没有可比性。但如果是猜测的上述用途的话,理论上对股市构成重磅利好。且为了配套国债发行,央行大概率会同步降准降息!
一、这次媒体及部分机构预期年特别国债+地方债预计将有10万亿,超过上次一倍不止,货币恐怕将出现贬值的可能,而资产价格将出现上涨。经济下行时的超发引发滞胀,很明显,我们目前正处于下行阶段,从上周的热点板块看,食品饮料:{三全食品、妙可蓝多}、农业、消费和医药板块的上涨贴合了滞胀的一些特征,板块消息的刺激可能是推波助澜。指数在低位的时候,买什么,买的前提依然是细分龙头和确定性成长的行业,能推动股价持续上涨的唯一逻辑就是业绩。
二、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全球都深陷恐慌之中,欧洲各国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节节攀升,令人揪心。美国疫情如雪崩!这正是全球疫情危局的缩影、由于中国国家治理体制的优越性,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调动全国力量,有效控制了疫情。这种能力,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家制度的优势所在”,相信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如此高效迅速地完成这些防疫行动”...
目前大部分国家连根本严格的封闭隔离及基层“微治理”,即找到每一个被感染的人并加以隔离的两个基本手段都做不到的。因此这场“战疫”的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不容低估,许多严峻挑战是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没有的。根据西方国家疫情发展,今后还会有更多国家和城市都已经进入封锁状态,疫情概念下周还将受益。不过涉及面更广,比如上周农业、原料药以及以前医疗器戒口罩都会延续,但板块间炒作也是轮动为主。
三、原药股概念下周还有发酵空间!原料药的逻辑很正,但周五市场没并没有怎么炒,主要是市场没钱,资金有限,大量的资金都被C2M概念吸引走,导致原料药概念只有司太立和华海药业涨停。这个逻辑还有发酵的空间,可从三个角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