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南北双药”之称的两所大学,分别是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在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两所学校的差距并不大,是药学高等院校中的南北双璧,不过如今却是渐行渐远!
药科大学是个冷门的学科大学,虽然也属于医药类的高校,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能够达到本科层次的就这两所药科大学,其实选择性并不多。在年当时的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计划和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申请浙江医药学院的名称,不过最终只批下了一个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原本计划的普通本科学院变成了职业本科,让两所学校非常无奈,不过也间接的为南北双药增加了一个兄弟院校,但是无法和南北双药相提并论!
沈阳药科大学是一所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其前身是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后来在延安命名为中国医科大学药科,不过一年之后就独立建校为药科学校。在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的众多红色高校开始前往东北办学,包括如今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等,当时的药科学校也来到东北,建立了东北药科学校。在年中国医科大学接收沈阳医学院之后,东北药科学校接管了沈阳医学院的药学系,然后更名东北药学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是年成立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当时刚一成立,就来到了抗战时期,随之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重庆办学期间,总共培养了6届毕业生人,抗战胜利之后迁回南京。学校在年更名华中药学专科学校,在年院系调整,合并了齐鲁大学的药学系和东吴大学的药学专修科,升格为华东药学院。这一时期,算是正式形成了南北双药,毕竟一个东北药学院,一个华东药学院,都是大区命名的本科学院,如果从成立时间算的话,东北药学院自然是老大哥。
随后的华东药学院在年合并了武汉的中南卫生专科学校药剂专科班,到年更名南京药学院;东北药学院在年,合并了浙江医学院的药学系和山东医学院的药学系,到年也更名了沈阳药学院。从两所学校同时从大区名的高校变更为城市名命名的高校来看,当时两所学校基本上是并驾齐驱,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不过由于当时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众多的有志青年纷纷赶赴东北参加建设,所以沈阳药学院的发展相当快速,但是在后期的话南京药学院逐渐又赶了上来。到年两所学校同时成为全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上还是不分上下的。
但是在年,南京药学院抓住了机会,一举成为国字号的中国药科大学。当时的南京药学院中药系准备筹建南京中药学院,然后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又合并了。其实对于学校的实力来讲,影响并不大,毕竟参与合并的部分都是南京药学院的血脉,当时更名中国药科大学确实让人非常奇怪。而正是从这一时期,中国药科大学逐渐拉开了和沈阳药科大学的差距!
8年后的年,姗姗来迟的沈阳药学院才更名了沈阳药科大学,而这一时期的中国药科大学都已经开始准备申请大学了,并且在年成功实现目标。
作为当时国家医药管理局下属的两所直属高校,国字号的中国药科大学无疑拿到了先发优势。所以后来在年再下一城,入围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小大学,两所学校的差距再次拉大。毕竟同类型的高校之间主要就是资源的争夺,国字号大学的名称加上小大学的加成,无疑大大增加了中国药科大学的曝光率,而沈阳药科大学只有在提到“南北双药”的时候才会被提起,无疑让人唏嘘不已!
高校江湖很有料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