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公司简介
基本信息
成立情况
公司产品
公司园区
公司文化

浙江这项学前教育改革试点怎么样了看大山里

「本文来源:浙江融媒体」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水蓝薇通讯员吴长久吴芳媛吴怡庆

安南乡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进行户外活动。图片由庆元县教育局提供

“客人老师,我今天可是骑了‘小汽车’呢!”上午11点,操场上的阳光正好。安南乡中心幼儿园(下称安南园)大班的小萌和伙伴们结束户外活动后,将脚下的三轮滑板车塞进了车棚里,转头就看见了记者这张新面孔,忍不住分享起今日的喜悦。

在老师的催促下,她和小伙伴们回到了教室。电子白板上,正滑动着一张张与马路、车辆相关的照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交通知识来:红灯停、绿灯行,行道要往右边靠……

边玩边学,寓教于乐。眼下儿童的欢乐天地,是庆元学前教育补短板的成果。年,浙江省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庆元开展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板改革试点。3年来,庆元投资1.45亿元,充盈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在幼儿园扩容改薄、师资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谋划,不断满足人们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美好愿景。

庆元学前教育曾经有何“短板”?又如何“补短锻长”?冬日暖阳里,记者走进这一山区县,倾听幼儿园的成长故事。

打基础

改旧园建新园“集团化”促成长

和寻常幼儿园相比,庆元竹口镇新窑村幼儿园(下称新窑园)算是个“迷你园”。一共19个学生,3位老师。小却精致。金黄的银杏叶飘落在铺着彩色草皮的操场上,阅读室、绘画室、宿舍、教室窗明几净,走廊上也亮堂,挂着孩子们笑眯眯的照片。厨房一共三间,为开水间、储藏区、主厨区,前后通畅。

新窑“迷你园”的前身,是一处民办园。回忆往昔,村民周金姿直摇头:当时操场上没有草皮,都是开裂的、硬邦邦的水泥地。墙壁斑驳,宿舍里的被子发黄,还有味道。烧饭用的是煤炉,一烧起来烟味很大,熏得人流眼泪。“我要求也不高,就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但这样的幼儿园,怎么让人放心呢?”

地处浙西南山区,庆元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阻。年,也就是开展学前教育补短板的前一年,该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值的65%和62%。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给当时庆元的学前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短板。

曾有家长这么调侃道:“庆元的幼儿园就像庆元的山一样,都是高海拔的”。年,庆元农村有一半以上的民办园是利用民房改造而成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场地狭小闭塞,普遍存在条件差、师资弱,保教水平低的问题,但收费却比公办园高。有的幼儿园用房高达7层,远超规定限制的3层高。

即便是条件较好的公办园,也留不住老师。因为工资水平低,编制紧,位置偏远,老师们大多抱着“临时干一阵”的想法,或是往县城、外地流走,或是转行。年初,荷地镇中心幼儿园和举水乡中心幼儿没有一名固定的幼儿园老师,只能依靠县城教师以支教的方式来临时顶替。

硬件、软件都是“短板”,家长们宁愿挤破头,也要把孩子送往县城的公办园。但在年,庆元县城的公办园只有2所,仅提供约个学位,当年,全县入园幼儿却有余名。

淤上乡中心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们外出活动。图片由庆元县教育局提供

庆元县政府教育督导员叶其森回忆道,当年,在新学期报名的头一天晚上,家长们就拿着凳子,守在县城的两所公办园门口,排着长队彻夜等候。

入园难,入园贵,入园之后,家长也不放心。随着庆元经济发展,人口逐渐增长和回流,“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这些“短板”给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学前教育补短板这项工作对于庆元来说,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撤、改、建,是补短的第一步。年以来,庆元撤并幼儿园12所,利用闲置的校舍、土地,改扩建幼儿园5所,新建幼儿园5所。省一、二级幼儿园覆盖面从年的48.06%提升到年的80.14%,新增学位个。县财政每年拿出超过万元的学前教育发展配套资金,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新园刚落成,也还是“新手”,如何快速成长?庆元县以省一、二级公办园作为“领头园”,结对新办园、薄弱园,开展集团化办园,通过岗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式,在教师培养、课程改革方面实现同步培养、同步提升。

竹口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开展铅笔课程活动。图片由庆元县教育局提供

新窑园和竹口镇中心幼儿园(下称竹口园)就是一对“集团园”。自新窑园改建重新开园后,竹口园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练君燕去该园担任了园长,一干就是3年。期间,她根据园内仅有一个班级、大中小班混合上课的情况,以“农村教学点混龄儿童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为主题研发课程,鼓励不同年龄的孩子互相分享、互相学习。两园之间,桌椅、玩具等硬件设施互通共享,连午餐搭配都一模一样,还经常一起开展秋游、运动会等活动。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和镇里公办园一样的条件,我还是很安心的!”周金姿如今成了新窑园的一名保育员,她的两个孩子都在这里入学。

强师资

多样培训指导建立“后备队伍”

12月初的一场培训活动,让濛洲实验幼儿园的老师沈红收获颇丰。围绕教师家访艺术、班内人际关系、班级规则制定、校园环境创设这四个主题,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沈红也就班内人际关系这一点,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和思考。

“有一种忽然被点醒的感觉。”沈红说,培训后才发现,很多按部就班的工作,可以做得更细。比如,早晨入园时,老师们除了和孩子们说声“早上好”,还可以蹲下来,和他们平视交流,再抱一抱、夸一夸,让他们开心地开启在幼儿园的一天。

隆宫乡中心幼儿园内,老师与孩子们开展课外活动。图片由庆元县教育局提供

教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民办园、乡镇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庆元组建了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由四位市级学科带头人领衔,成立了四个工作室,汇集了24位市级、县级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分别专注对民办园老师、乡镇园老师、班主任、名优教师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课程研发、幼儿园管理等全方位的内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之一吴丽丽告诉记者,该平台能够促进全县的幼师们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inhuac.com/jbxx/12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