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大会
8月30-31日
年医院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医院的书记、院长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医学专家等医疗界精英逾千人出席大会。大会上,医院院长应争先,执行院长吕忠,副书记、副院长、医院院长赵永明、副院长陈翔等4位医院领导分别发表演讲,内容新颖引人入胜,医院管理者们的深厚兴趣。本次大会的主题是:
“新思维、新技术、新发展”
大会围绕主题,分别从质量与安全管理、县域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责任制等八大领域展开精彩的讨论。
应争先:
建立县域整合医疗
提升老百姓健康素养
医院院长应争先是医院协会副会长,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分会场二《县域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他的主战场。
31号上午,应争先院长第一个站上讲台,为大家分享他的经验和想法。
他演讲的主题是:县域整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应院长的演讲PPT图文并茂。
他首先从健康中国入手,阐述整合医疗和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高效率高质量。同时重点介绍了东阳市整合医疗的形式和载体——医共体建设。
应院长用清晰直观的报表数据、严谨全面的管理制度和踏实可见的基层成效展现了东阳市医共体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历程。无论是从基本制度建设上,还是从实践细节管理上,都给我们呈现了东阳市整合型医疗一个真实可行的新模式。他描述的,是一幅“县乡一家人”的和谐图。
应院长用一张图清晰展示了东阳市医共体的组织架构:一个医共体,和在管理中心下的四个工作中心,18个基层医疗单位融为一体。
随后,应院长详细讲解了在医共体的语境下,医共体内在各个领域的特色整合:
——资源的整合
——慢病管理、质量管理和签约服务团队的整合
——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的整合
——高效信息系统的整合
应院长向大家展示了县域整合医疗服务(医共体建设)给东阳带来的县域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提升成效。
他特别提到了全市性的六大诊疗中心。
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为例,在保障东阳市老百姓生命安全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有一个能够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医院
有一个能够实施心医院
有一个能够急诊开展医院
有一个能够急性脑梗患者实施动脉取栓、医院
有一个能够开展栓塞和夹闭医院
有一个能够开展ECMO医院
……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东阳市民在罹患此类致命疾病时,因远距离送医而带来的死亡风险。
所以,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东阳百姓来说,是幸运的。
对于浙江省医共体改革的畅想,应院长提到他认为在理念上,两个核心任务,即理念和制度。政府部门宏观要管住,微观得放活。而在制度上,一定要严格把控,一切工作要在制度下进行,按照规则办事。
应院长在报告的最后说到,搞医共体只是一种方法,建立县域的整合医疗,提升县域老百姓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应院长用清晰直观的报表数据、严谨全面的管理制度和踏实可见的基层成效展现了东阳市医共体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历程。无论是从基本制度建设上,还是从实践细节管理上,都给我们呈现了东阳市整合型医疗一个真实可行的新模式。对于浙江省医共体改革的畅想,应院长提到两个核心任务,即理念和制度。他认为在理念上,政府部门宏观要管住,微观得放活。而在制度上,一定要严格把控,一切工作要在制度下进行,按照规则办事。应院长在报告的最后说到,搞医共体只是一种方法,建立县域的整合医疗,提升县域老百姓的健康素养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吕忠:
科学认识浙江医疗评审体系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吕忠是医院的执行院长。
吕院长分享的主题吸引力特别强,叫做“基于浙江省的评审制度,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为什么吸引力特别强?
浙江已经拉医院等级评审的大幕。医院医院的头等大事。
今年五月份,医院有幸率先医院三甲试评审工作,而吕忠执行院长是该院迎接评审各项准备工作的“总操盘”。试评审一改以往费时耗力的书审方式,采用无纸化评审,结合信息化的手段,为评审专家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新型评审方式。
吕院长首医院评审工作历程,随后讲解了JCI评审办法标准、医院评鉴,医院评审体系等。
从国际与国内的角度分别切入,医院评审情况与之进行系统的对比。JCI评审虽然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语言差异,国际专家团队与我们无法充足沟通。而医院评鉴则已经走到了较高的发展阶段,精少的条款并不适用于我们。相较上海和江苏的评审,医院标准占比还要高五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吕院长就直观清晰地展示了医院评审体系的水平和位置——全面,可观,高标医院运作的体系。
吕院长认为,个评医院所有的职能部门,哪些部门需要做什么事情,怎么样做,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定。
所以,一个好的评审方法医院当中的每项工作循序渐进的进行,如何把每项工作从C到B再做到A,即带着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的持续改进理念,在符合质量管理中从基础质量管理开始,加强环节质量的监测,最终达到优秀的终末质量的目的。
随后吕院长结合浙江省评审体系的标准,提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想,也就是工作要怎么从C,到B再做到A。吕院长提出,首先最基本的是平时就要把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评审要求构建好,不要周期性地为迎接评审而“临时抱佛脚”。其中组织体系里管理架构,党委职责和目标管理等相关内容要列出来,但最重要的目标是写做一致化,不能让制度躺在纸上,要让制度活起来,医院员工内化,转变成日常工作状态。这是基础质量管理的核心。而在环节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运用一种以病人为重点的查证方法,在医院中发展一支能自我检测的稽查队伍,最终达到优秀的终末质量目标。
吕院长以我们医院信息化支撑下的员工培训、日常工作、预案建立、自查队伍组建和理念改进等等方面为例,生动详细地展示了质量管理的重点。
吕院长总结,医院医院而言,是一次极大推进发展的机会。医院接受了一次顶尖质量的免费体检,也可以用评审的制度和医院的常态化工作。只要通过努力建设好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培训体系和评估考核体系这四大内容,做好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就能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赵永明:
医院可持续发展
的实践与思考
在第七分会场《医院持续健康规范发展》讲台上,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医院院长赵永明就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分享。
赵院长以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出他的演讲内容:
为什么要提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他从问题的三个方面去思考,对于医院的发展我们担忧什么,现在实际发生了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而担忧,清晰有力地阐述了发展现状的困境和问题形成机制。
随后赵院长分享了医院SWOT分析,并提出六项发展策略。
他认为,医院虽然存在人才储备少、学科建设能力薄弱、部分医疗资源相对较少等弱势,但更应该看到其机制活、效率高、成本意识强、服务营销意识强、设备设施环境好等优势,而且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健康产业需求增加,政府政策层面支持力度加大等机会。
所以,他指出,“医院面临生存威胁”的话题过于悲观,而且是目光短浅。
他提出的六项发展策略是:
——持公益思维理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诚信经营、价格合理公道
——寻求差异化发展:主打差异化产品,建立自己品牌
——注重文化体系建设:医院文化、科室文化。
——提升服务能力:以优质、温馨服务赢得百姓认可
——全员化全过程的成本意识:以绩效管理追求效率、效益
——发挥机制灵活优势:拓展健康产业链
每一项,医院的做法为例,引起了同行们的广泛共鸣。
赵医院为例,详细展示了他们是如何通过品牌建立,医院文化的打造,诚信体系、良好口牌的树立以及内部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四个方面,搭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
赵院长的分享为现场的众多医院管理者提供了有深度有广度的借鉴经验,获得了与会院长们的普遍认同。
陈翔:
医共体医疗质量
与安全体系建设
陈翔副院长是在分会场一《质量与安全管理》上演讲的。
陈翔副院长分享的主题是:东阳市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体系建设情况介绍。
陈副院长首先从组织架构、权责清单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东阳市医共体的整体情况。
随后,他详细阐释了医共体质量、安全管理的九大措施,包括科学建立起质量管理组织、明确职责与工作方法;全力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持续推行模块化培训制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打造有质量的相关专业团队;加快推行质量管理常态化考核、并与绩效紧密挂钩;努力推动医共体各项硬件建设;医院下基层医生的质量传帮带作用以及通过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来提升质量与安全。
这九大措施都是在医院牵头下,在与基层成员单位一步一个脚印的共同摸索和不断尝试中制定和实施的。它们保障了东阳市医共体的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成为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力支撑。
不到两年时间,九大措施给东阳市医共体基层医疗单位带来了显著成效:
——基层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了
——管理水平上来了,运行效率增强了
——软硬件设施改善了,信息化水平高了
基层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收入也涨了
老百姓就近获得了优质方便的健康,满意度高了
……
最后陈院长对医共体的建设提出了这样的反思:各级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要通过什么办法去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常态化要如何完善和加强?我们的信息化水平如何提高才能满足需求?怎么提高基层吸力,留住高素质医务人员?医院与成员单位如何形成传、帮、带、管的长效可持续机制?在陈院长看来,医共体的建设还需要不断在反思中改善,在改善中前进。
尴尬!年轻姑娘崩溃:男神一来电,就得去厕所
帅气男星拔完智齿,脸竟变成了这样…到底该不该拔?看完你就知道了……
染发水当保健品,老太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