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最重要的是产业趋势
医药是一个复杂的行业,五花八门的子领域让普通投资人应接不暇,专业拗口的药物名称更是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即使全市场重仓的恒瑞医药,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讲不出超过十个公司的存量产品。人们往往把医药和消费相提并论,但由于行业高度的复杂性,导致医药行业也十多年来存在大量产业变革,稳定性远没有消费股高。我们去复盘时会看到,很多公司的成功并不是当时想象的那么理所当然。这是一个“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的行业。投资医药,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产业的维度去理解医药公司的“贵”和“便宜”。市场有两种对于医药的看法我是不太认同的:第一种是动不动就要看终局的人,认为需要把公司5-10年的市场/行业地位看清楚才能做投资。第二种是捡烟蒂股的人:认为医药整体估值太贵,只买那些便宜公司的人。第一种人是把行业看得太静态,也可能高估了自身对于未来的预测能力;第二种人是把估值看得太静态,也可能高估了这些被市场杀了长逻辑公司的调整能力。认清产业变化,把握行业的“势”,比分析终局/看短期估值重要太多。中国的医药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性行业:需求一直在增长,新东西层出不穷。每一个阶段性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看不清终局,很多公司的成长来自于时代的赋予,可能就只有一条增长曲线。能抓住2轮以上时代红利的,大概率已经是牛股。208年以前:行业小,弹性无,实力弱
年以前,医药是一个不怎么被受待见的行业。首先是行业小,那时候行业只有OTC和原料药等一些标的,cxo/创新药等时下热门行业的公司很多还没生出来,行业市值占比五名开外(20年医药行业市值仅次于银行成为第二大板块)。其次是弹性小,在五朵金花光芒的照耀下,多数医药股的业绩弹性相形见绌。同时,叠加06年一轮轰轰烈烈的反商业贿赂,医药被认为是一个只有负弹性的板块。最后是实力弱,那时候的国产药物主要是OTC和原料药,前者基本不靠研发靠营销(三精牌葡萄糖酸钙,仁和可立克),后者仅仅就是发挥了中国人的制造优势。这一阶段,最牛的板块是原料药,其中维生素领域出了四个涨幅可以和其他行业相提并论的公司:广济药业,鑫富药业,新和成,浙江医药。这些公司07年当年涨幅均超过10倍,而触发上涨的原因就是维生素涨价,这些公司利润均有10倍以上增长,而在07年周期股的业绩增长是给估值的。我去年和一个当年的销售经理聊,他说:“当年那个需求好啊,竞争对手报一个价,货就被抢光;我们把价格提上来出一点货,不到几天又被抢光。价格真的是可以随便开……”令人唏嘘的是,这些公司07年涨完后,08年却迎来了当头一棒。需求骤然压缩,价格疯狂下跌,这些公司跌去了大部分收益。鑫富药业07年的高点后来还是被亿帆医药借壳后才获得解救,而广济药业即使15年都还没有达到07年高点的一半,浙江医药在三年后突破新高后,用了十年的时间再次摸到了这个位置。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他们逐渐让出医药舞台的中央,产能过剩、需求萎靡、屌丝行业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代名词。由于那个时候医药整体是资产配置中的配角,因而能说得并不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司却拿到了主角剧本,他们将在下一季中走上前台成为主角:恒瑞的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信立泰的氯吡格雷等以游走于专利边界的方式获得了首仿上市,白药冲破OTC束缚杀入牙膏行业,虽然业界整体并不算看好。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原食药监局局长郑筱萸由于收受贿赂贩卖药品批文被执行死刑。虽然他死了,但那个时代留下的药品批文成就了后续一大波公司赚钱的机器,也铸就了中国医药史上一个特别奇葩的时代。308年-15年:需求激增,路径走歪
这一段时间对于医药研究员而言是真正的黄金时代。医保覆盖率大幅提升,09版医保目录,09版基药目录,回头看都被认为是促发那几年医药行业牛市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到,那几年政医保层面的支出年均增长超过25%。有个前辈回忆起那个年代,感叹道:“那个时候满地30-40%增速的公司,股票根本不怕买贵,买贵了套一年估值切换就赚钱了。”08年开始,无论是化药,中药,生物药,中国开始有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处方药上市公司。但由于受到了郑筱萸案件的影响,中国药审进入龟速时代,一个仿制药开始做到获批需要3年以上,一个创新药更是需要8年以上。供给的不足与需求的激增,叠加政策的支持以及中国以药养医的独特环境,催生出了一个超级大板块:以中药注射剂为代表的中国神药,一个神奇的板块。首先作为药物其成分是不明确的:虽说是中药提炼出来的精华(实际是八路军抗战时期没有抗生素临时做成的替代品),但由于技术的原因很多杂质没有办法做出明确分析,所以鱼腥草注射液之类打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其次是价格高:价格越高,给医生可返点的空间也就越大。以至于那个时候的药品,量和价是正向关系的。由于很多是08年以前批出来的批文,很多公司用各种奇怪的中药组合,做成了很多独有的品种,这个成为了类似专利药的品种在后续几年中成为对抗降价的神器。最离谱的是,某一成分药物浸在盐水里和糖水里,分别起了不同的名字,成为了不同的独家品种,还卖出了不同价格。最后是疗效不明确,中药注射剂大概有三种疗效:清热解毒(热毒宁为例),活血化淤(血栓通为例),调理补气(参芪扶正为例)。这里面可能除了清热解毒有肉眼可见效果以外,其他功效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安全无效价格高”,是对那个时代最精华的总结。中恒集团复盘超级大牛股:中恒集团。
中恒集团最早在07年被市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