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公司简介
基本信息
成立情况
公司产品
公司园区
公司文化

寻道浙江医药,聆听李春波的三个感慨和四个

4月10日,在浙商全国理事会轮值主席、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和《浙商》杂志社社长朱仁华的带队下,50余名浙商全国理事会成员走进浙江医药位于绍兴的昌海生物工业园,与浙江医药董事长李春波零距离交流,共同探讨企业“坚守与创新之道”。李春波用三个感慨、四个策略讲述了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活下去”,以及如何用20年带领企业冲击千亿规模。

▲在李春波(中)的带领下,浙商全国理事会成员考察绍兴昌海生物工业园。该工业园区将成为浙江医药面向世界的全新现代化科技城,也将成为承载浙江医药未来50年的发展平台。

3个感慨:坚守不易

浙江医药于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回顾上市10多年的企业发展,李春波感慨颇多:“最直观的感受是企业特别是实业企业要长期坚守,非常艰难;其次,企业坚持并良性发展,非得要比其他人、其他行业花更多心思;第三,除了自身责任,企业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李春波进一步说,医药是中国近代率先向国际市场开放的行业,竞争非常充分。经过20多年的洗牌,大部分企业已经被海水淹没,剩下的企业分为两大阵营:第一类是历经从GATT到WTO两个时期长达25年大浪淘沙生存下来的企业,以浙江医药为代表,这些企业在产品、市场、管理上都有各自特色,在各自主业上做到了精细化耕耘;第二类为年中国加入WTO后诞生的以新剂型、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企业,涵盖了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等领域。

4个策略:活下来不难

“为什么我们能活下来?因为我们懂得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如何应对。”李春波总结了四点:一、做好自己,产品要有竞争能力;二、与社会保持良好互动,其中包括处理好员工、政府、环保等关系;三、坚持创新;四、坚持建设。

在面临外部市场危机时,包括浙江医药在内的企业都能及时调整宏观决策,主动对接适应市场。而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想尽办法重新构建企业内部生产要素,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技术含量,同时组合技术、资本、市场等外在要素。

“浙江医药将在20年内冲击千亿规模,很多人会质疑靠什么?我的答案就是靠这几十年的积累,顺势而为。”李春波表示。

  根据李春波的判断,包括医药在内的浙江企业将在近年迎来快速上升期。“浙江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企业接下来不是靠外延量的扩展,而是靠内在质的提高。产品质量第一、服务到位、管理规范、工厂环境适合国际游戏规则,企业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就没什么好害怕的。”???

  当然,横亘在浙江医药面前的困难也有很多,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对未来几十年进行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目标;第二,要合理调配资源;第三,要正确博弈长短目标。

李春波举例说,在创新力量调配上,浙江医药每年拿出3到5亿元做原始创新,但也注重保住饭碗,研究现有产业链上各种要素的不断提升,做世界上的强势产业和产品。“很多中国企业生存周期不超过10年,关键就是缺乏长期战略;当然,反过来只做造势也行不通,做实业到处需要钱,需要立足眼前做优势产业。”他告诫企业家应该把60%以上的精力集中到研究目前态势下的优势产品和产业,在技术工艺、人员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改进。

▲郑明治(左,右为李春波)认为浙江医药发展把握了“天时地利人和”。

提问“寻道”真经

??琪武生物科技董事长张吉武:浙江医药开拓国际市场时最大的优势和拳头产品是什么?????????????

??   李春波:????????????????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应该学会玩世界的游戏规则,严把质量关,做好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无论哪个领域,都是强者为王。面对国际市场的规则和门槛,浙江医药痛下决心,市场食品级标准指标是95%,我们做到了99.9%;我们让自己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在选择产品方面我们的标准是,选择产品生命周期最长、同时又是自己主业的品类,如维生素E、维生素A等。????????????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商全国理事会顾问郑明治:企业该怎么培养人才?

李春波:浙江医药以年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让员工学会做自我价值判断,而不是强求。对于分管领导我一般会关心:一、作为一方主帅有没有   浙江华庭股份董事长李新海:浙江医药未来3-5年的愿景是什么?

  李春波:我们在未来3-5年内将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争取在这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过后,积极迎接新一轮高增长期。全球企业(包括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不是成长性问题,而是安全性问题,未来两到三年活下来是关键,不要强求持续增长。所以保命要紧,平稳发展才是大智慧。包括中国的金融业,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浙江尽心医药副总经理李红亮:新医改正在进行,在医药产业链中哪些领域将会率先快速发展?

李春波:最先爆发的朝阳产业是大健康产业,该行业是5年前开始在国际上流行的从疾病治疗到预防理念转变的一种延伸,是对全体公民进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未来中国的大健康将与养老结合,甚至出现线上会诊线下服务等新形势。但国内很多机构达不到国际一流水平,而且费用太昂贵。当然,从国内政策体制看,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将面临很多制约,企业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很难。

中侨事业发展(杭州)董事长姜际春:如何看待国际医药巨头对国内医药企业的威胁?

李春波:第一,我们不怕世界强企业进入中国,作为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有13亿人口,只要我们自己把握好,市场上总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第二,中国的制药行业确实很难,难在创新能力弱。相关配套的资本、人才储备缺乏,创新方法也几乎空白,很多企业都不会去买上亿的设备。但是还是会有企业坚强地活下去,还是得有人去创新。

第三,最难的还是行政体制的约束,相关部门几乎没有人为我们代言,有问题总把责任推给药厂。其实中国质量好的药品非常多。据我所知,中国目前已经积了2多个待报批的产品,但我们申报需要5年,根本没法与美国20天完成审批的企业进行竞争。

▲冯亚丽爆料自己早在十几年前就在朋友的推荐下服用浙江医药制造的维生素E。

▲朱仁华(右)表示,虽然李总(左)一直强调做实业很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李总做医药行业做得很起劲,很有信心。

 

  队长有话说:

冯亚丽:李总是难得的“在一根筋上搭死”的优秀企业家。他平时太忙,整天飞来飞去,也很少在圈子里混,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专家学者型商人。我们同是绍兴企业,直到前年才互相认识。让我意外的是,他慈善做得很好,而且是做的多说的少的务实型慈善家。

朱仁华:对于企业在紧跟市场变化、与时俱进后,如何专注、坚持把所从事的产业做成优质产业,以及最后如何形成一系列核心竞争力,李总分享了很多他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浙商全媒体记者徐俏俏/文宋亮/摄)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inhuac.com/clqk/53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