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公布(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获奖名单),共计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项。其中,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别获得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人
完成单位
27
“四课堂三机制”培养地方菜肴创新型传承人的探索与实践
俞浩奇,张文清,仇杏梅,俞琳益,邵泽东,王炳炳,张贤水,魏燕丽,陈哲,朱良华,王良飞
浙江省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
46
基于产教融合的药学类人才“三药”职业特质培养模式建立与实践
任文霞,胡季强,许莉勇,崔山风,张佳佳,丁静,王华锋,赵黛坚,汪东平,杨欣欣,李博,罗国良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起来来看看吧~
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四课堂三机制”培养地方菜肴
创新型传承人的探索与实践
这是宁波中等职业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最高奖项一等奖哦!
课题中的“三机制”创新教学管理是指——
实施“灵动学期机制”,打破一年两学期的固定学制,创新实施“多学期制”,将“大学期”拆成“小学期”,大小学期灵动交替,破解了地方菜肴时令性、行企用工季节性难题;
开创“轮岗包岗机制”,通过“定岗、轮岗、包岗”,学生可在企业多岗训练,又有助于企业用人稳定,节省人力成本,激发企业共同育人积极性;
创新“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层级化、系列化的授帽制、授星制、导师制、双向选择制、浮动薪级制、阶段汇报制等,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人成匠。
学生在酒店实习
“四课堂”则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扎根“民间课堂”,多渠道聚集地方菜肴大师,学生民间拜师蹲点,继承传统匠人精神,传承地方特色菜肴;通过走访、视频、文献等,收集整理传统菜肴、特色面点的民间工艺,改良工具,将传统工艺物化为课程,共同编写微课教程,解决了传统师徒口口相传的弊病,培养出一批知名地方传统菜肴传人。
接轨“世赛课堂”,多年前瞄准世界技能大赛烹饪技能标准,培育师资,学生3人次入围世赛集训队,1人在世界厨师联合会举办的国际烹饪锦标赛夺金。世赛烹饪国家集训基地、国家烹饪青年厨师训练基地落户学校,世界大师演示课培训课,丰富了“世赛课堂”课程资源。成立了以世界厨师联合会亚洲区主席、学校名誉校长里克?斯蒂芬名字命名的“卓越培育中心”,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标准无缝对接。
共建“企业课堂”,双师培育,校企共同研发培育地方菜肴新品牌,将创新系列菜肴(笋宴、寿宴、新面点等)推向市场,助推地方餐饮业发展,服务宁波市“名城名都”战略。
打造“双创课堂”,师生改良创新出近20余种适合现代人口味和健康观念的新面点品种;通过“老菜新做”“新料老做”等途径改良创新出50余道新品菜肴。双创驱动,师生作品惊艳杭州G20会议主宴会,连续5年市赛奖牌占半壁江山,国赛多年摘金,近百学生成功创业。
通过多年“三机制、四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的烹饪专业成长为省“优势特色专业”,课题连获省级、国家级一等奖。受益学生人,社会培训多人次。
学生雕刻作品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于产教融合的药学类人才“三药”
职业特质培养模式建立与实践
该成果是本届唯一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哦!
学生在上中药显微鉴别课
该成果针对长期以来医药职业教育重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和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培育的难题,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通过凝练新形势下药学类从业人员“三药”。
即:“药德、药规、药技”的职业特质与培养定位,建立基于“三药”理念下的“有共识、有共建、有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导入-贯穿-共育-共赢”的“三药”人才培养体系,创建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第三方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学校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市场监管干部及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对推动新时代医药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药学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极富价值的探索和贡献。
师生在符合GMP生产条件
的实验实训中心上实训课
据悉,国家教学成果奖是迄今为止我国教育领域中唯一一项由国务院设立并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教学奖励,每四年评审一次。
来源
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省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马亭亭
责编
张龙富
宁波教育
nbsjyj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