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年,医药行业是防御型行业中表现相对比较落后的板块。酿酒板块年最高涨幅为36%,而医药制造板块仅为12%,而其中几大龙头公司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个股表现较好的情况下,大部分医药行业品种明显落后于指数的表现。医药板块的估值溢价率与机构配置依然处在较低水平,这是今年医药板块没有出现大幅拉升行情的主要原因,预计医药板块配置比例扣除行业基金后在6-7%,处于标配附近。而配置比例较低的医药行业,叠加政策利好,有望在明年迎来机构资金的重新配置。
一、从基本面来看:
1、跨国制药巨头即便在不增长或负增长的情况下仍然获得长期20倍以上的PE估值,A股的医药上市公司大多都维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亦不乏超过30%的持续增速,对应30-50倍的PE估值仍然是一个合理的范围。
2、估值修复也是医药行业上涨的动力之一,医药行业的盈利正触底回升。从行业收入和利润数据进行分析,年四季度行业盈利见底,增速仅维持在百分之八九的水平,今年以来已逐步回升。产业链上下游对此前的限制政策适应能力增强,产业链间重新分配了利益,行业毛利率逐步企稳。
二、政策利好
国家自年起发布多项鼓励创新的政策,从临床实验、审评审批、上市生产、专利保护、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各个环节支持创新药企发展。年10月8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从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组织实施等维度确定了引导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细则,从国家层面奠定了鼓励国内创新药品器械的发展的基础。
由于医药行业细分子行业较多,以下我们主要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创新药
10月8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由国务院发布,而非以往的药监局单独发文,明确药监部门牵头,卫计委、社保、中医药管理局和专利局配合,可见药械创新的战略地位已上升到国家高度,政策落地预期极强。
年医保目录也重点放在刚需治疗性用药的趋势。控费大环境下,低质低效的仿制药和辅助用药首当其冲,招标降价使得大量仿制药企的销售额和毛利率明显下滑。创新药的发展目前具备了多方面的条件,中央和地方都颁布了相关的政策,将吸引人才回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