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公司简介
基本信息
成立情况
公司产品
公司园区
公司文化

我国首次合成阿波霉素这几股或迎腾飞契机

我国首次合成阿波霉素可治疗超级细菌

据报道,对抗“超级细菌”有了更有效的抗生素。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贺耘教授团队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对阿波霉素三种化合物的全合成,该成果论文《天然产物阿波霉素的全合成以及对临床菌株的抗菌活性研究》于4日在《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杂志子刊)上发表。新的阿波霉素不仅能杀死这些细菌,相比其他抗生素用量还低几百倍。相关公司有华森制药、智飞生物。

上海医药年中报点评:工业提速,商业企稳向好上海医药

重点产品聚焦策略推动工业提速。公司18H1实现工业收入96.3亿元,同比+28.3%,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提升11.3pp,工业加速增长主要是公司将营销资源聚焦投放于重点品种,其中60个重点品种H1收入为51.6亿元,同比+30.2%;此外羟氯喹片(纷乐)和度洛西汀肠溶片/胶囊(奥思平)借助加强学术推广实现较快增长,增速超过原研,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自研+并购推动研发顺利前行。公司18H1研发费用投入4.8亿元,同比+28.3%,与工业收入增速相当。公司借收购组建了美国上药费城实验室并启动美国圣地亚哥研发中心等项目推动高端创新制剂、生物药尤其是肿瘤创新药的研发布局。成果方面,18H1公司获得6个创新药临床批件,聚焦肿瘤线;一致性评价已有盐酸氟西汀和卡托普利片两个品种通过,还有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6个完成评价并申报至国家局。研发投入加大显示公司工业板块未来有望向优质制药龙头迈进。

分销转型中,零售稳增长。公司18H1实现分销收入.5亿元,同比+13.2%;毛利率为6.7%,同比+0.6pp。分销业务继续加快并购,虽调拨以及康德乐业务下滑对分销板块略有拖累,但毛利率随业务结构优化呈现提升。18H1零售收入31.3亿元,同比+15.5%;期末直营门店家,同比+10.3%。零售稳健增长,在处方外流方面亮点突出。

鲁抗医药:业绩高速增长,兽药原料药供不应求推动涨价鲁抗医药

业绩总结:H1实现收入15.8亿(+24%)、归母净利润1.2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亿(+%);Q2单季度实现收入7.0亿(+9%)、归母净利润万(+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万(+%)。

业绩持续高增长,兽药提价增厚业绩。总体来看,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分子公司来看,以兽药为主的全资子公司鲁抗舍里乐实现收入4.9亿(+42%)和净利润万(+%),主要是因为泰乐菌素系列兽药原料药价格上涨所致带来收入和盈利能力双双提升。以人用和兽用原料药为主的全资子公司鲁抗生物制造实现收入2.8亿(+81%)和净利润万(大幅度扭亏为盈),估计是因为兽药原料药提价+人用原料药生产效率提升。以人用制剂为主的控股子公司鲁抗赛特实现收入1.4亿(+41%)和净利润万(+42%)。这三家子公司合计贡献净利润接近1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兽药原料药提价,人用制剂生产效率改善导致成本大幅度降低。

环保核查推动核心兽用原料药提价,泰瑞搬迁导致泰乐菌素系列严重供不应求。国内泰乐菌素系列原料药主要供应商包括宁夏泰瑞、鲁抗医药、齐鲁制药,合计市占率超过90%。泰乐菌素原料药每年需求量约吨,其中泰瑞市占率超过63%。泰瑞生产工艺由于“异味扰民”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于6月份发布公共称拟进行搬迁,之后由于擅自恢复生产,宁夏泰瑞及企业负责人在8月份接受政府调查。由于泰瑞停产搬迁,泰乐菌素原料药的年供应量从原来的吨降到吨左右,而且泰瑞搬迁时间长,估计未来2年泰乐菌素都将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泰乐菌素报价从6月初的元上涨到近期的元,衍生品替米考星从元上涨到元左右,涨幅分别为23%和13%。在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价格很可能持续上涨。

经营效率持续改善,业绩大幅度改善。年以来,公司大力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在生产端,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实行阳光采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在销售端,加大战略品种开拓力度,泰乐菌素等兽药积极开拓大客户,抗生素制剂走向国际市场,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年实现扭亏,16-17年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18年新产能+提价仍将维持高速增长。

浙江医药:维生素业绩大增,研发创新继续推进浙江医药

事件:公司发布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93亿元,同比增长36.51%,实现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86%。

上半年VA、VE价格处于高位,带动业绩高增长。一季度VA、VE价格在高位,销量较好,带来业绩爆发。二季度,VA、VE价格从5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VE迅速跌到低位(目前39元/kg),VA依旧维持较高的价格(目前元/kg);二季度平均价格高,但是由于有价格下降预期,客户拿货积极性低,导致发货量下降,同时由于产量不足公司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二季度盈利表现较差。目前VE价格已跌到低位,销量恢复正常;VA价格仍旧较高,但客户库存量紧张,销量有所恢复。预计下半年盈利将较二季度有所改善。

由于低开转高开影响,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加.79%,可比口径同比增加11.63%。上半年,公司增加制剂销售人员,拓展了国内制剂营销网络,米格列醇等重点推广产品取得高速增长。特色原料药盐酸万古霉素由于年11月FDA警告信解除,销量大幅增长,万古霉素系列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79%。

子公司投产和资产减值影响业绩。特色原料药子公司昌海制药产品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达托霉素等开始销售,导致折旧增加,上半年亏损万元。我们预计随着公司特色原料药产品注册工作推进,年昌海制药有望大幅减亏。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万元,主要由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研发创新继续推进。上半年研发费用支出1.25亿元,同比增长20.5%。苹果酸奈诺沙星注射液完成临床数据核查,等待现场核查。出口制剂项目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接受FDA的批准前现场检查,收到FDA完整回复函后,公司于年7月向FDA提交了整改回复报告。抗肿瘤药物抗HER2-ADC、XCCSB一期临床研究继续推进。

制剂产品线来看,公司已经在高端抗生素领域形成强大产品组合,并形成多人的推广队伍,具备很强竞争力。创新药奈诺沙星、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加上年有望获批的莫西沙星、达托霉素和利奈唑胺,拟报生产的卡泊芬净;公司高端抗生素领域产品组合竞争力十分强大。此外,在糖尿病领域,公司有米格列醇和西格列汀两大重磅产品。米格列醇年新进入医保目录,且年终端销售预计已过亿,进入快速放量期。西格列汀是全球首个上市的DPP-4抑制剂,全球年销售额超40亿美元,目前公司申报进度领先,有望取得首仿或二仿。

高端制剂出口和创新药平台等待重磅产品落地。公司拥有稀缺的美国短缺药制剂出口平台,首个品种万古霉素等待FDA审批结论。公司的“无菌喷雾干燥”技术平台全球领先,一系列产品有望以(b)(2)方式切入美国市场,未来每年有望申报1-2个品种。前两个产品万古霉素及达托霉素注射剂若顺利获批,峰值有望贡献0.9亿美元利润。全球首个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已上市胶囊剂型,针剂有望年底获批,潜力市场空间超20亿。奈诺沙星相较现在主流的含氟喹诺酮具有明显优势,公司抗生素领域销售能力突出,奈诺沙星有望较快放量。

股票市场的分析

赞赏

长按







































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北京中科医院荣获品牌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inhuac.com/jbxx/303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