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世界,包罗一切,广济众生的无量菩萨中,与我们缘分最深的当首推观世音菩萨。
用一句俗话说:观世音菩萨管得最宽。她小到生儿育女,大到来世生计,几乎包罗了俗世与圣界的一切难题的解决,努力做到“有求必应”。
——吉祥师兄
普陀山是浙江省杭州湾外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
春秋战国时,普陀山及附近诸岛被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此山采药和修炼,后来均得道成仙。
汉代时,学者梅福曾来山练丹隐修,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山上长满小白华树,所以也叫小白华山。
山东南紧邻一更小的岛屿,悬峙海中,称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连称普陀洛伽山。
千百年来,普陀山以“海山之胜,大士之灵”,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前去朝圣,然而对于佛教信众来说,有关观音显灵的故事往往是最令他们津津乐道的事情。
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山无数次主动显。历代有不少的缁素大德,文官武将们,亲自所见菩萨在山涧洞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的奇异瑞应,真是不胜枚举。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普陀山观音道场01
相传唐咸通年间,有位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来到中国,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朝拜了许多古刹。这天,他风尘仆仆,健步登上了我国第一佛叫胜地五台山。
五台山是个好地方,灵岩、古松、涧水、百花,寺院隐现于深山密林之间,十分幽静。慧锷和五台山的方丈一起念经讲法,参禅下棋,成了莫逆之交。
有一天,慧锷在大殿后院,见到有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那佛像神态安详,鬓发眉毛均极细腻,栩栩如生。
慧锷站在观音佛像前,看了又看,赞了又赞,连方丈来叫他吃饭都没听见。
方丈见状,便问道:法师认为这尊观音佛像雕得如何?
慧锷连连称赞道:好,好!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佛像刻功细巧,把观音大士的神态都雕了出来。真是一尊活的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啊!
方丈见他喜爱,便笑眯眯地说道:如若法师欢喜,就送你供奉吧!
慧锷听了,慌忙合十顶礼。他接过观音佛像,喜不自胜,打算回日本去建寺供养,让日本众生都来朝拜。
慧锷离开五台山,又游九华山,最后从五台山下来,从灵江口扬帆回国。
这天,船到普陀山洋面,突然刮起了大风,刮得船东倒西歪,直打转转。慧锷没法,只好把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抛锚落帆,等大风平息后再走。
第二天,风息了,浪平了,惠锷扬帆启航,可是船刚驶出山岙,洋面上突然升起了一团灰白色的烟雾。烟雾越升越高,像顶帐帘,正好挂在船头前面,挡住了去路。
惠锷惊奇地站在船上,抬头望望,头顶是一片蓝天;左右看看,烟雾两边都是清晰明亮的大海,惠锷只好调转船头,绕着烟雾朝前驶。
可是帆船驶向左边,烟雾飘到左边;帆船驶向右边,烟雾也飘到右边。船在海上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洋面上,惠锷想想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把船驶进山岙里,抛锚落帆,等烟雾消散了再走。
第三天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海面上升起,光芒四射,霞光万道,惠锷走进船舱,抬头一看,但见彩云中间,有幢巍峨绚丽的彩色牌楼,仙女往还,珠光宝色,耀人眼目。
他心中喜悦,合十顶礼,马上扬帆启航。
奇怪的是,船一出山岙,天上的奇景就突然消失了,乌云遮住了太阳,海风掀起了巨浪。
惠锷发了急,想想在这里已经耽搁了好几天,老是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把观音请回日本啊?这点风,这点浪,算得了什么!开船,赶快开船!
惠锷请船家把船驶出山岙,顶风破浪朝前驶去。风更猛了,浪更大了,但是惠锷心不慌,意不乱,稳稳地合十站在船头,涌经念佛。
风浪虽然慢慢平静了下来,可是没等驶出多远,帆船突然停出了,好象生了根一样,进退不得。他低头一看,只见海上飘来一朵朵铁莲花,帆船被团团围在中间。
惠锷大惊,心想,一次一次开船,都是风浪阻挡,今天又有铁莲锁舟,难道是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么?
他回到船舱里,跪在观音佛像面前祈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一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我佛。
话音未落,忽听得轰隆一声,从海底钻出一头铁牛。铁牛一边往前游,一边大口大口地吞嚼铁莲。一会儿功夫,洋面上就出现了一条航道,正好能够通过一条帆船。
帆船跟着铁牛后面,沿着这条航道前进。不久,又是轰隆一声响,铁牛沉入海底,满洋的铁莲也无影无踪了。惠锷定神一看,原来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
云散了,天晴了,太阳高高挂在天空。
这时,有个渔民从山上走下来,对惠锷说:这几天的事情,我都亲眼看到了。你走不成了。还是请法师到我家里住几天再走吧!
惠锷见他这样热情,便答应了。
他手捧着观音佛像,跟着渔民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但见金光闪闪的沙滩上,海潮时退时涨;郁郁葱葱的山峰周围,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洋。晨观日出,夜听潮声,与五台山相比,真是另有一派风光。
他心想,既然观音菩萨不愿去日本,就在这里造座寺院,让观音菩萨定居在普陀山吧!
周围的渔民听说要建寺院,都来相助,没多久,就造成了一座小庵堂。
庵堂造好了,佛像供上了,惠锷朝暮参拜。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观音院。
02
据史书记载,普陀山上的观音菩萨或现色身,或呈幻相,种种灵异现象不胜枚举,最早的传说便发生在繁盛的大唐。
公元年,一位印度僧人在潮音洞口焚烧十指,礼拜观音,他不但见到观音说法,还亲授七色宝石。
直到今天,普陀山每逢佛事,必有天象显圣,信众求拜,也屡有应验。而普陀山最具特征的地理标志,南海观音铜像,也是缘起普陀山当年的老方丈妙善和尚见到的一次观音显圣。
妙善老和尚在年10月份的时候,他去普陀山“观音跳”的地方视察,路过现在的南海观音的那个地方,他突然间往西南面望去,就看见在那方空中有一尊无比清净庄严的观世音菩萨。
整个观音菩萨大如须弭,有几十丈高。
妙善和尚当时惊呆了,但是旁边有很多的随从都没看见,所以他久久的在那边看,整个人已经被观世音菩萨这种清净庄严的慈悲形象所折服。
他根本话说不出来,感动莫名,像木头人一样瞻仰着,但是他心里很明白这是菩萨的示现,于是不由自主地想出了一个事情:应该在这个地方,造这么大,这么清净庄严的一尊观世音菩萨来让众生瞻仰礼拜。
一年多以后,一座高33米,重70余吨,耗资多万的南海观音铜像建成,佛像顶现弥陀,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
正是妙善老和尚当时所见的那尊观音圣像。
年10月30日,普陀山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仪式,妙善老和尚将象征着菩提甘露的净水洒向信众,向天下所有人表示祝福。
当时正值阴天,漫天乌云,而当主持法会的戒忍法师宣布开光大典开始的刹那间,灵异现象出现了。
戒忍法师口中高喊出:开~始。
“始”字一落音,天空中的乌云,刹那间就打开了目测大概是有三四平方的一处光亮天空。
先开始一个小小的,一个窗口一样圆圆的光洞,在这个圆的光洞当中,奇迹般的出现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头,从上面俯视下来。
就在这时,一道白光从云间射出,直至铜像,观音像立即闪耀出万道光芒,在场的多名来宾和信众不由自主地纷纷伏地,向着他们心中大慈大悲的菩萨虔诚跪拜。
整个过程持续了二十余分钟,至今令人难以想象。
就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在场有很多人看到海上出现很多飞舞的龙,天上出现四大天王,很多天女纷纷出现……
这种盛景不是一个两个看到,而是在场的很多人都看到。
观世音菩萨的每一次法像示现不仅是对尘世的一种悲悯和启迪,更是对佛教信众的感化和鼓舞。
时至今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传说中的观音诞辰、得道、出家日,以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都是普陀山最隆重的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全岛烛火辉煌,香烟缭绕,诵经礼拜声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学佛人,此生能去一次普陀山,顶礼观世音菩萨,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可以带着父母家人一起去,帮助他们种下更多佛缘,为日后菩萨来救度他们,打下很好的缘起基础。
农七相关文章推荐(点下方蓝字标题)1、请小心!农历七月(鬼月)事事不顺的人2、学佛人都要记住!农历七月,这几件事千万不要做!!!3、农历七月,请多多诵念报父母恩咒!4、烧纸钱(金)是迷信吗?事实没那么简单5、当你遇到什么急难的事情,只要这样做,必可感召来佛菩萨!6、中元节是“鬼节”吗?原来真相令人扎心7、为什么死去的亲人,会附身在子孙身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