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对医美产业的代表公司的近期报告情况做跟踪,分别是:爱美客VS华熙生物VS昊海生科。
根据沙利文数据,年至年,我国医美行业规模由亿元增加至亿元,复合增速达28.9%。年,中国超过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
其中,非手术类的轻医美相对安全性高、恢复期短、价格较低、更受消费者欢迎,叠加其保持时间短、复购率高的特点,发展较为迅速。
但从渗透率来看,年我国医美行业渗透率仅为3.6%,远低于韩国20.5%、美国16.6%、日本11%的水平,对标发达地区来看,我国医美行业渗透率至少还有3-5倍增长空间。
其中,玻尿酸是应用较广泛的轻医美材料之一。从玻尿酸的竞争格局来看,在我国,国外品牌玻尿酸占据主要市场。年,韩国LG(华东医药代理)、美国艾尔建、韩国Humedix、瑞典Q-med共占据68%的市场份额。
但近年来,国产品牌也在不断崛起。年爱美客、昊海生科、华熙生物分别占据10.1%、6.5%、7.2%的市场份额,合计23.8%。其中,爱美客表现坚挺,市占率连续几年稳定增长。
图:我国玻尿酸产品竞争格局
来源:招商证券
从wind机构一致预测数据来看:
爱美客——年、年,机构一致预测收入规模大约为11.25亿元、16.39亿元,预期同比增长58.57%、45.73%。根据其年中报(刚上市不久,之前未披露一季报)占全年收入平均比例(43.8%)计算,其到中报收入需达到4.93亿元,才符合预期。
华熙生物——年、年,机构一致预测收入规模大约为36.76亿元、49.97亿元,预期同比增长39.66%、35.91%。根据其历史一季报占全年收入平均比例(16.28%)计算,其一季度收入需达到5.98亿元,才符合预期。
昊海生科——年、年,机构一致预测收入规模大约为19.12亿元、24.32亿元,预期同比增长43.5%、27.2%。根据其历史一季报占全年收入平均比例(15.47%)计算,其一季度收入需达到2.96亿元,才符合预期。
研究到这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1)行业内几大参与者,数据变动原因是什么?
2)各家关键经营数据有什么变化?主要发展方向有何差别?
01
这里,我们通过跟踪华熙生物、昊海生物、爱美客这三家的数据,来对比这几家在医美行业的差异。在跟踪几家数据之前,我们先对各家的业务结构情况做个大致了解。
爱美客——专研医美业务,起先以凝胶类注射产品为主(爱芙莱、宝尼达、逸美一加一、爱美飞),年开始涉及溶液类注射产品(嗨体、逸美),直到近两年溶液类注射产品开始放量,年溶液类注射产品(4.47亿元)收入贡献超过凝胶类注射产品(2.52亿元)。
溶液类和凝胶类有何差别?
凝胶类的支撑力好、不移位、代谢比较均匀,更适合面部提升、鼻部等部位;溶液类粘度好、弹性好、延展性好、较易扩散,所以像填充泪沟、鼻唇沟等更适合。其中,嗨体是溶液类产品,可用于颈纹修复,成为爱美客的单品爆款。
图:爱美客收入结构(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华熙生物——起初以原料为主起家,其次是医疗终端(包括医药和医美两类),功能型护肤品自年迅速崛起,年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贡献16亿元,占比51.13%。
图:华熙生物收入结构(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昊海生科——近年来以眼科为主,其次是骨科、医美。年,眼科占比42.45%、骨科占比24.89%、医美占比18.16%。防粘连及止血占比12.93%。
图:昊海生科收入结构(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综上:
产品结构方面,爱美客专注医美;
华熙生物则覆盖医美原料及产品(医美、护肤品等),目前主打功能性护肤品;
昊海生科业务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领域(骨科、眼科、医美等),以眼科业务为主,聚焦医药领域,医院。
如果按照纯医美业务收入排序,爱美客(7亿元)>华熙生物(5.76亿元)>昊海生科(2.42亿元)。
以上,我们对各家的业务结构有了清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业绩情况。
02
首先,我们通过历史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来感知一下增长趋势:
图:季度收入增速(单位:%)
来源:塔坚研究
图:季度净利润增速(单位:%)
来源:塔坚研究
季度收入增长方面——对比下来,近几个季度,三家的波动趋势几乎一致。华熙生物、爱美客的表现相对较好,而昊海生科则出现负增长。其中,
年,医美终端市场阶段性行业整治,但华熙生物、爱美客增速较好,而昊海生科增速远低于其他两家,这是因为:市面上竞品玻尿酸竞争激烈,昊海生科的玻尿酸销售价格和数量大幅下降。而华熙生物是“原料+终端产品”,原料占据优势,因此受影响较小。爱美客则是受益于当时差异化产品——嗨体(国内唯一颈纹修复产品,)快速增长。
年上半年,各家均受卫生事件影响,导致业务量锐减,增速出现大幅下滑。这里,昊海生科的降幅更大于其他两家,主要源于它的业务还涉及眼科、骨科,影响更大。
年下半年,卫生事件得到控制,各家的收入增速逐步回升,行业内运营开始正常化,业务量逐渐恢复。
季度净利润增长方面——爱美客、昊海生科两家,净利润增速基本与收入增速一致。
华熙生物的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其收入增速,主要是对品牌建设的投入,C端护肤品业务开拓,导致费用开支大幅增长所致;爱美客的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是由于投资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和其他收益(政府补助)增加所致。
03
对增长趋势有了印象之后,我们再将三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情况拆开,看年年报数据。
图:年报数据(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图: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如果按照整体收入规模排序,依次是:华熙生物(26.33亿元)>昊海生科(13.32亿元)>爱美客(7.09亿元);如果按照收入增速排序,依次是:华熙生物(39.63%)>爱美客(27.18%)>昊海生科(-16.95%)。
我们具体来看:
1)爱美客——年收入为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43.93%)。
如果看单季度,第四季度收入2.91亿元,环比增长10.03%,净利润1.75亿元,环比增长4.31%。
年下半年收入大幅增长原因,是:产品更新迭代强,大单品“嗨体”处于快速放量期,同时,年6月,与嗨体同系列产品“熊猫针”(针对泪沟、黑眼圈注射产品)上市,双倍促进。
图:单季度收入(左)及归母净利润(右)(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2)华熙生物——年收入为26.33亿元,(同比增长39.63%);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0.29%)。
如果看单季度,第四季度收入12.31亿元,环比增长59.64%;归母净利润2.47亿元,环比增长22.15%。
很明显,年第四季度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功能型护肤品通过重点开发线上销售渠道,通过新营销方式提升旗下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等品牌知名度,消费者认可提高,带来了线上收入大幅增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渠道开发需要投入较高的营销开支,因此净利润受开支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幅远不及收入增幅。并且,营销费用同比增幅大于收入同比增幅,意味着在加大销售费用投放力度,后续需要留意单位营销费用带来的效益问题。
图:单季度收入(左)及归母净利润(右)(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3)昊海生科——年实现收入13.32亿元同(比下滑16.95%);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37.95%)。
如果拆分单季度,第四季度收入5.23亿元,环比增长11.13%;归母净利润1.4亿元,环比增长37.95%。
年Q1和Q2收入下滑较多,是由于卫生事件影响下,手术量和门诊服务出现下滑。骨科、眼科手术选择择期的较多,门诊上半年都纳入停诊或暂停服务。
归母净利润方面,Q1为负主要是卫生事件影响,收入大幅锐减下,成本及费用开支仍略有增长,导致净利润为负。
图:单季度收入(左)及归母净利润(右)(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04
对比完增长情况,我们再来看利润率、费用率的变动情况:
图:毛利率(单位:%)
来源:塔坚研究
首先,毛利率方面,三家毛利率水平大致都在80%以上,并且: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
爱美客的高毛利在于产品售价较高。而华熙生物与昊海生科的毛利率差异不大,年下半年两者毛利率差异增加,是因为业务占比差异。其中,昊海生科其毛利率较高的玻尿酸产品占比下降。
图:净利率(单位:%)
来源:塔坚研究
其次,净利率方面,依次是: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
爱美客相较其他两家净利率高,一是产品毛利率高,二是费用开支低。
华熙生物净利率呈现略微下滑的趋势,主要在于对终端产品的市场开拓、功能性护肤品的渠道建设(加大布局线上销售),导致费用开支增多所致;昊海生科净利率下滑,尤其是年Q1收入下滑所致。
05
对利润率变动有了感知后,我们再具体来看三价公司的费用率变动情况:
爱美客——Q4,毛利率为93.38%,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4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0.32%,同比上升8.7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41个百分点。
图:利润率情况(无一季度、半年报的利润率数据)
来源:塔坚研究
毛利率变化不大,整体较为平稳。
净利率同比上升是产品放量,整体规模效应致使费用率相较前一年减少,而环比上升,主要是管理及研发费用的投入升高所致,其中为保证产品及品牌竞争优势,爱美客持续技术研发,年年报显示其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27.26%。
费用率方面,变化较大的是销售费用率,Q4销售费用率为12.88%,同比下降6.26个百分点,主要是收入增长较快,规模效应导致销售费用率较同期减少。
华熙生物——毛利率整体呈现相对平稳,局部波动的态势,毛利率普遍在75%-82%之间。净利率明显呈现下降态势,从Q3的高位42.72%下降至Q4的20.07%,此处所对应的,正是不断走高的销售费用率。
图:利润率情况
来源:塔坚研究
费用率方面,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几乎波动不大。销售费用大幅走高,这主要是源于对品牌建设投入及功能型护肤品业务线上推广费用增加导致。销售费用的较快增长,带动功能性化妆品业务年增速达.19%。
整体来看,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速高于收入同比增速,后续需要跟踪留意销售费用投放效益情况。
昊海生科——毛利率几乎稳定在75%至79%之间,主要波动在于净利率。Q1净利率下挫极大,对应当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的不同增长。
其中,费用率方面,Q1销售费用率的波动大(高达74.78%),这是因为卫生事件,线下市场活动几近停滞,收入大幅下滑,下滑程度高于销售费用增长程度,导致销售费用率较高。卫生事件控制后,随着收入逐渐恢复,其销售费用率逐渐回归正常区间(Q4回至23.09%)。
图:利润率情况
来源:塔坚研究
那么,在医美行业中,这几家究竟布局如何?我们接着研究。
--END--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的依据,据此买卖,盈亏自负。上述剖析只是我们产业链深度研究的一角。关于氮化镓三代半导体的产业链?国产CPU的龙头是哪家?车载功率半导体到底孰优孰劣?半导体封测又是怎样的竞争格局?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